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相关知识普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知识 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相关知识普及

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相关知识普及

2024-02-22 1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

二、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三、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四、预防: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五、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报告班主任,向校医务室反馈。

手足口病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二、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2)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五、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

六、手足口病主要在什么时候高发?

全年均可发病,一般5— 7月是发病高峰。据卫生部通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且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

七、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不要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寝室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6)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

(7)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八、如何做好学校集体单位等手足口病工作?

1、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充足睡眠、膳食均衡、多锻炼身体。老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2、学校要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和缺课登记制度,发现可疑病例时,要采取立即送正规医院就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学生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学校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学校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7、一旦发现疑似症状患者,应立即报告医务室或者拨打“120”救助电话。

水痘

一、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二、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三、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多。

四、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医务室

2021年5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